忆刚到上海的时光 - 食

当时记得最常吃的是每天早餐6毛钱的一根油条,如果条件好的时候,会再买一杯1块钱的豆浆,在上班的路上边走边吃,有时候换换样,也会吃鸡蛋卷饼,在我家都是直接卖一份的,这里可以自己挑选要不要放火腿或者加蛋、加油饼,每加一样也会加个5毛、1块,因为贵很多,所以不经常吃。

午餐是公司后面延庆路的黑店,4块钱的便餐,如果多加一块钱的话会有一个大荤。在我的家乡从来只是分荤素、不分大小,所以那个时候觉得验证了道听途说的对上海人的印象——精明。晚餐也会在这家店解决,然后呆在公司里,直到很晚准备回去睡觉了,才沿着淮海路回到青旅。

周末的时候会经常睡懒觉,醒来直接吃午饭。一般会吃在延安东路下的一家小笼包。因为认识了青旅里的不少老外,所以总是和他们一起去吃旅游手册中推荐的饭店。后来某次机会,在周末的时候去了威斯汀酒店(westin),发现那里有免费的自助餐,以后只要每次有机会都会堂而皇之的去蹭自助,也是每周唯一一次改善伙食的机会。对于土包子一样的我来说,这里仿佛人间仙境……

关于吃,听到最多的就是上海的小笼包有多好吃,不过真正吃的时候,却没感觉到。我想原因可能是我对吃的东西要求很低——饿的时候吃什么都好吃。所以并没觉得小笼包,跟其他我饿的时候吃的东西想比,有什么优势。如果说好吃的话,可能是因为这种小包子的陷里有一股油水,咬上去比较香。后来吃得多了,也就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后来专程去了十味观这家据说上海TOP1的小笼包店,除了价格出奇的贵(1笼5个49元,想吃饱起码2笼)、小笼包各式各样的颜色(如果只吃一次的话,推荐五色汤包)之外,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说回在青旅,我记得当时晚上11点左右,路口总会有一个烤串的小贩出来卖烧烤。因为老外很多,小贩总愿意宰这些老外。而老外也不傻,博弈环节斗智斗勇非常有趣。有时候我会帮着老外和小贩翻译,两边讲价说好话,然后老外就请我吃。

后来认识的人多了,被请参加过各种样式的饭店。比如蹭尹老师去吃代官山,之前我只在电视里看到过这种类似“主题某某”的词,比如主题公园、主题医院、主题餐厅,而我在当时却可以感受到了这种所谓theme带来的与众不同,不过仅仅是装修、布局、服务、菜肴的定制化,无法体现更多的内涵,所以一直对这类“噱头”不感冒。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比利时好友请我去吃望江阁。当时我还不知道这算的上是上海最贵的餐厅之一。里面的法国菜,尤其是那干硬的面包,我并不吃得太惯,虽然沾上黄油咬起来挺香的,但每咬一口都会感觉自己又胖了一斤的负罪感让我并不想吃。事到如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上海最贵最好的饭店啊!

半年多后,我有了固定的住处,附近是很方便的居民区,什么都有。不过那时候我还非常穷,看到装修稍微像样一点的饭店,都不敢进去。所以晚餐最常吃的是路边的炒面,3块钱一份。我每次都要那位炒面的阿姨不放肉,多放蔬菜。因为我怕肉里不干净。有一次没什么其他人,阿姨问我为什么不放肉,我笑笑说我只吃素,阿姨说,对对,吃素好。到后来阿姨都认识我了,每次看我来了都给我多放蔬菜,尤其是豆芽…

夏天天气炎热,住的地方没有空调,而外面经常会有凉风,所以面炒完了,就坐在旁边吃。一来二去的跟阿姨熟了。听阿姨抱怨生活的不易,外地来的,供养几个小孩,白天两份工,晚上还要炒面赚钱。物价上升,同行竞争,“黑毛”砸场(“黑毛”是这些人对城管的称呼)… 生活唯一的盼头就是想孩子能赶快长大,有个工作。

后来,知道了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两家到现在成为传奇的连锁店。平均十块钱吃饱,而且卫生状况先比街边炒面要好一点,所以,沙县的鸡腿饭和兰州的羊肉饭成了我那个阶段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再后来,工资翻倍再翻倍,吃的也慢慢奢侈起来。这里说的奢侈并不是讲究色香味、环境、服务态度、价格或是品牌,而是营养、搭配、卫生条件这些还没有被一些人意识到的健康理念。午餐把萨莉亚当食堂(裙菜色拉+蒜香鸡排是我喜欢的组合),一餐要花费接近30元,比起来是之前的10倍!同样是一餐饭,真是惊人的差距。

而无论请人还是陪客,一般的饭店都要人均30-50元,稍微像样一点的就要人均100元,上不封顶。真的感觉物价颇高,好像深渊一样无论有多少钱在这里都不能把这个无底洞填满。还是本本分分自己做饭来的最实惠。


In This Entry:

 

十味观

 

望江阁

 

代官山

 

兰州拉面

 

沙县小吃

萨莉亚

Want your brand shows here?


我的饮食纲要

起床一大杯温水
早餐低糖高纤维
午餐中热量高蛋白
晚餐不吃糖
每天一个苹果
每天一个鸡蛋
每天一把坚果
每天至少一斤蔬菜
红黄绿白黑搭配组合

以前吃善存,现在不依靠那个了。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