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China
2005年12月13日
又一次阅读了开复学生网的所有文章,发现几个错误,希望网站管理员同志更正一下。
有人说,有些地方对文章大意没有什么影响,又不影响阅读,为什么要吹毛求疵地把标点符号错误都贴出来? 因为我意识到今后一段时间里开复学生网中的一些文章或者一些段落很可能被广泛地引用,有很大可能在许多Blog中或者专题新闻中出现。如果我们可以将最原始的版本修正的最正确、最完美,我想可以节约以后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所以我选择了做。 以下是我发现的错误或者觉得不太正确的地方,如果有学习语文或者修研文学的同学请指正,也欢迎大家一起来找bug。
?
和作家凌志军在新浪网上与学生聊天实录
1、
网友:我昨天听了李开福博士在北大的演讲,但是我没有机会和你进行交流,我现在23岁了,再做不出成绩,也许以后就做不出成绩了。……
应改正为李开复
2、
网友:李开复博士,我看了《成长》这本书,从书中看出,你有很重的中国情节,很关注中国的学生,我想知道你的父亲对你影响大吗?
应改正为情结
对话节目:与同学、北大校长的对话
1、
陈章良:“……盖茨所写的《未来的世界》怎么样……”
我不是十分清楚,盖茨写没写过这本书。我只知道他写过《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
2、
李开复:“……当然比尔.盖茨先生、迈克.戴尔是有这么成功的例子。……” …… 陈章良:“我不一定成为伟大的领袖,我也不一定成为比尔.盖茨,我也不一定成为什么。”
这里应该使用人名分隔符:中文输入法中全角“·”(默认情况下按Ctrl+SPACE切换至微软中文输入法,然后按Shift+SPACE切换至全角状态,之后按Shift+2键输入的字符)。
情商与热情 与记者对话谈成长
1、
关于热情 问:凌志军先生在《成长》一书中,常常谈到学生按兴趣做事,快乐地学习,这样才有可能到达卓越和成功。因为按兴趣做事和快乐地做事和快乐地做事,才会有热情。比尔盖兹也有一句话:“it’s fun”,您怎么样看? 答:在我们公司,“fun”就是热情和兴趣;这的确是从比尔盖茨个人所深信的。比尔盖兹个人的热情和兴趣可以从他这句名言理解:“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这段对话中出现了三次Bill Gates,我个人觉得正确的写法应该比尔·盖茨。同样的问题在下面的对话:
问:你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学生? 答:我和比尔盖茨的看法是一致的。中国的学生很上进、很好学、很勤奋。……
2、
除了追逐兴趣之外,凌先生也发现成功的人的一个共同点是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希望中国人对教育能够改变的一点?-?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而不是重视枯燥的死背。
答:我父亲是一个热爱中国的人。他半辈子身在台湾,但是总是心挂大陆。小时候看我父亲,不理解他为什么那么热爱他从中国带出来的东西,为什么总是写作一些只能在香港出版的书,为什么那么期待能回到他的故乡?-?四川。……
我觉得这两段中间出现的标点应该是破折号“——”而不应该是英文中的连字符,而且破折号两侧也不应该有空格,而是和上下文连接在一起的。
3、
我会鼓励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她的兴趣上。比如,我大女儿喜欢看小说,我就每周挑一本有意思的但是也有教育意义的书给她看,这些年她已经看了上千本书,而且她的英语总是靠满分。
这个错误很明显,应该改为:考满分。
4、
对孩子没有兴趣的课,我们只要求尽力地准备,尽力地学习,对成绩没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有一次他考试时,有一题她认为对了一半但是被算全错。我要她去问老师,但是他说老师不会给她加分。我就用这个机会解释给她听去问老师的目的是学习,不是加分。
应该改为她。
5、
第一次接触大批的中国学生是在90年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机会,就是联合国有一个资助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计划,我自愿回到中国教学。那时的感觉仍然是中国科技和市场都很落后,但是中国学生的上进、好奇、踊跃发问给我很深的印象。从那次以后,我每一两年都争取机会回中国讲课,每次都一定要到大学将一堂课,见见学生,无论工作有否需要。直到98年搬回中国。
这段话红色的地方我怀疑是不是李老师的原话,我觉得这么说话并不符合口语习惯,而是“无论工作是否有需要”,比较符合习惯,请管理员核查。
6、
问:你是不是帮助过很多的中国学生?请举一个例子? 答:我回美国后,每一封来自中国学生的信,我都有回。我也帮助了数十位在中国认识的学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或出国读书。比较特殊的一个例子是我帮助了一个“少年院士”,也就是凌先生书中曾提到的14岁的学生。回到美国后,我常常与他交换电子邮件。有一回他提到美国路易威尔大学。向他发出邀请,他问我他该不该去,我给了他很多的意见。……
这段话有两处我不甚明白:第一个的意思是不是“通过电子邮件交流”或者“互发电子邮件”;第二处个人认为不应该有标点符号。
7、
问:在美国的大学有么有类似的情况? 答:没有。……唯有经过7年考验,证明是最优秀的助理教授,才能成为“副教授”。在美国,大学教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有良好的待遇.大学教授是一个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职业。……
这里的标点应该改成句号“。”,而且该标点的后面多一个空格。
8、
问:有人说盲目的崇洋也是不对的,中国需要的教育系统不应是完全抄袭美国的。你怎么看待这个看法。 答:丘成桐教授前一阵在中国青年报上曾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美国学生扎实”的想法,是可怕的自我麻醉。也有人反对他,不认为美国教育是最合适中国的。……
因为是根据对话录音整理的文稿,所以有些地方书面化之后个人理解难免有差异,这个地方便是。我个人理解:开复老师是引用丘成桐教授的一句话,而丘教授的这句话中包含一个中国学生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想法,即引号当中的部分。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美国学生扎实’的想法,是可怕的自我麻醉”。
9、
问:2003年您觉得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哪本? 答:2003年有很多本好书,例如《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很深刻地介绍比“战略”、“技术”更重要的“执行”。“Primal Leadership: Realizing the Power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对情商有深刻的描述,并作了科学化的统计。“Presenting to Win: The Art of Telling Your Story”是我的演讲教练写的一本书,可以帮助任何人的演讲技术更上一层楼。
这些地方引用了英文书名,所以都应该用英文引号而不是中文的。
以上。